越来越魔幻了中国股票配资网平台,中国的民办大学正在被学生集体抛弃!
2025年新生入学潮即将开始,可没想到的是,一则消息引发了全国人民的关注,根据媒体的报道,2024年,全国至少有50所学校出现了大规模的新生拒绝入学潮,广东、江苏、山东等人口大省,均出现了大量学生跑路的现象,尤其是经济第一大省广东省,他们的白云学院,有1477名学生考上了没去报道,引发了媒体的广泛关注。
今年广东省为了招到更多的学生,连续三次下调本科录取分数线,可即便如此,还是有大量的民办大学招不到学生,很多专业的缺额率竟然高达90%,看到这魔幻的景象,很多家长百思不得其解,他们想不清楚,为什么这些孩子考上了大学却不去?
其实,只要你搞清楚背后的真相,你就会清楚,真正疯狂的不是孩子,而是那群疯狂的民办高校。
根据多家媒体的报道,2025年以来,全国多所高校学费大幅上涨,平均涨幅高达10%,其中一些省属高校,比如说云南师范大学、石河子大学还有新疆大学,部分专业一年学费直接上涨了500–2000元不等。
还有华东理工大学更为夸张,他们2025年新学期的学费暴涨了54.5%,至于一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,学费更是一万、两万的涨,如今已经到了10万/年的地步。
上海某个民办学校,学费更是突破了15万/年的大关,引发了全国的关注。
而且你不要以为这些只是特例,根据我查到的消息,2025年以来,国内的很多民办高校学费均突破了3万元的大关,按照四年的学制去算,再加上4年的其他开支,只要你的孩子考上了这些大学,那直接就要消耗你高达20万的存款,这差不多是很多二三线城市普通职工不吃不喝3-4年的全部工资。
这哪里是搞教育啊,简直就是造了一台印钞机。
看到这种情况,很多家长一脸懵逼,他们搞不清楚,为什么学费上涨如此迅猛?是不是高校拼命的想捞钱?
根据我的个人查证,学费之所以上涨,主要有两大原因:第一,学校的办学成本在上升,这些年物价一直在涨,大学的各种开支也是水涨船高,比如说十几年前我们还能吃到8块钱一份的快餐,现在要15块钱才能吃到同样的食物,而且现在高校很多专业都要采购专业的设备,比如说医学院的核磁共振仪,一台就需要上千万的成本, 还有某些优秀老师的引进,他们一年的工资就需要好几十万,这些成本加在一起,最后就只能由家长承担。
第二,随着大学生人数的不断暴涨,2025年我们一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,是10年前的两倍,是20年前的整整6倍,当学生人数大幅增长的时候,财政支持就明显有点跟不上了,尤其是如今土地财政吃紧,全国各部门都在缺钱,各大高校更是教育资金裁撤的重灾区,当国家补贴减少的时候,大量的学校就开始有点入不敷出了。
公办学校还好,多少有国家进行兜底,可很多民办高校就没那么幸运了,他们为了搞钱那是无所不用其极,比如说有的学校把食堂外包赚钱,有的学校把校园物业市场外包,还有的学校把图书馆和体育馆放到了销售市场按照小时收费,这种资本化运作的方式,让学校从教育机构彻底变了盈利的赚钱机构。
当工作重心开始转变的时候,如何赚更多的钱就成了很多民办大学重点思考的问题,他们思来想去就想出了涨学费这一招,一个学生一年多收1万,十个学生就是多收10万,1000个学生就是多收1000万,简直就是暴利的生意,我知道有人会说了,招这么多学生,有那么多老师去教吗?解决方案很简单,学生太多,那就开设大量的新专业,什么人工智能、半导体、新能源电池,不要管师资力量足不足够,先把学生招进来再说,他们只在乎招生的问题,不为后续的就业问题负责。
当所有民办大学都是这样的办学思路的时候,大学就彻底沦为了名利场,教书育人就成了一门生意,所以才会导致高校学费的大暴涨。
本来吧,学费上涨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,只要上了大学的回报率足够高,家长们一样会愿意付出,比如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,供一个大学生需要耗尽一个家庭几乎所有的收入,但依然有很多人前赴后继的让自己的孩子去读大学,为什么会这样?因为在那个年代,只要自己的孩子成功毕业,那很快就能带领整个家族改变命运,那个时代的大学生是真的能够跨越阶层,带领整个家族走向富足。
可是现在是一幅什么样的场景?中国本科生毕业之后月薪超过6000的,只有40%,在武汉长沙等省会城市,大学毕业生的月薪普遍只有3000-5000。
我们按照前面提到的民办大学读4年需要花费20万左右的费用去算,一个家庭让自己的孩子去读大学,孩子毕业之后不吃不喝需要5年左右才能回本。
而且这还是考虑孩子顺利找到工作的情况,如果读了一个天坑专业,毕业即失业,那家里蹲几乎就成为了必然的事情。
当学校开始把教育当成一门生意的时候,我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思考一个问题,那就是这门生意多久可以回本?又到底值不值得投资?
从纯商业的角度来看,现在在国内读一个没有名气的民办高校,就是一个高风险的投资行为。
当投资金额越来越大,收益却越来越低的时候,你说这门生意会不会被大家抛弃?
所以不是现在的孩子太傻太天真,而是他们活得更加的清醒,他们学会了独立思考,知道如何避免踩坑,我建议所有的家长在报考大学的时候都好好查一查,仔细了解一下大学的口碑和就业率,否则等到你的孩子毕业之后回去啃老,那时候就悔之晚矣!
信誉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